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 全国两会期间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孙东伟带来关于“大力发展我国花生产业,提高国家粮油安全”的建议。 孙东伟认为,2022年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,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。但粮食结构不平衡。让中国“油瓶子”装中国油,迫切需要通过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。花生作为在中国种植历史长、适种范围广、种植技术成熟、加工技术领先、消费基础牢固、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油料作物,对进口大豆有很强的替补作用,应当及早列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振兴规划,从基地、育种、种植、贮运、加工全产业链予以政策上的支持。 油料供应‘多条腿’走路大力发展花生产业 我国的高产花生育种近年取得了较大突破,单产走在世界前列,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花生品种花育系列、鲁花系列平均亩产在300公斤左右,最高亩产可超过600公斤。 “在坚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,努力提高大豆单产的形势下,大力发展花生产业,实现油料供应‘多条腿’走路。”孙东伟提议。 “花生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”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孙东伟说,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,从“土、特、产”三个字上做大文章:“土”是乡土资源,不局限于良田,花生易生长,不与良田争耕地,在丘陵、山地、贫瘠干旱地区可广泛种植,并对土地有很强的涵养固氮作用,可有效改良土壤;“特”是特色、优势,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和消费国,且花生营养价值高,非转基因,是中国特色优势油料作物;“产”是产业化,三大油料作物惟花生从种子、种植、加工、消费100%内循环,目前,花生产量约占国产油料1/3,但仅占我国油料总需求不足1/10,发展空间非常广阔。 花生的综合经济效益高,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选择,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高油酸花生经济价值远超过普通花生品种,更高于其它油料作物,农民种植意愿强,积极性高。“花生产业是乡村振兴、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”他表示。 建议加强花生产业政策支持 “小花生、大产业、重战略”。 目前,花生产业存在几大发展难点,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,孙东伟认为,从保证粮油安全的角度,政策层面须从战略上重视花生产业地位。 对此,他建议加强制度顶层设计,制定各项政策。诸如:建立国家级花生良种培育基地、国家级花生核心产区,加快出台花生良种推广补贴、机械化采收作业水平等政策支持,大力推进优质花生产业规模化、专业化进程。 “事实上,目前,花生良种使用率不足20%。”孙东伟坦言,花生种植农户自留自种率在80%以上,花生品种退化问题严重,制约了花生的单产率。花生种植存在种子投入成本大的问题,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良种推广补贴支持,提高农民使用良种增产增收效益。 孙东伟提议:在花生适宜种植地区建立核心产区,如在新疆扩种花生,发挥新疆生态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,扩大种植面积,推广在棉花需要换茬的土地,轮作、间作花生;加强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,推进新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;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牵引带动作用,让更多地区融入花生产业链。 “希望国家出台有效的政策支持,解决新疆花生对外运输的问题,并完善仓储、配送、包装、流通加工等综合物流服务体系。” 此外,针对花生采收难、制约花生大面积推广的难点,孙东伟提议可加强花生采收机械的研究,使花生采收机械适应不同采收条件,加强机械采收推广规模,切实降低农民采收难度,降低采收成本。总之,通过政策保障与产业化,从育种、种植、储运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补链强链,花生产业为乡村振兴助力,为国家粮油安全贡献。 |